顯示具有 作者簡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作者簡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王琦

















王琦,1985年生于中国福建,2007年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毕业。曾任《生活》杂志民艺编辑、《搜街》杂志主编。现任厦门平等艺术中心、喂空间策展人。

策展:
日常修辞术」, 联合策展人、参展艺术家,集美国际影像艺术节,厦门国际影像中心,2011
68ml ,策展人,平等艺术中心,2012
行动社会——台湾沙龙祭」,策划人, 平等艺术中心,2012
「垃圾计划II」, 策展人,平等艺术中心,2012

Tendon Wang
Born in 1985, based in Xiamen, China
an experienced journalist in folk art, 
had interviewed several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focuses on new rural areas in China, 
studies on folk relig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Fujian,
had sociology practice by print media.

Education
2003/09 - 2007/06 Decorative Art Department of Fuzhou University | Bachelor Degree

Work Experience
Life Magazine (China) | Folk Art Editor
Soguide Magazine (Xiamen) | Chief Editor
Equality Art Centre & We Space (Xiamen) | Curator

Curation Experience
The Rhetoric of the Everyday Life, International Image Centre of Jimei (Xiamen, 2011) | Artist, Curator
68ML, Equality Art Centre (Xiamen, 2012) | Curator
Societal Forces - Taiwan Salons, Equality Art Centre (Xiamen,2012) | Curator
Junk Project, Equality Art Centre (Xiamen,2012) | Curator


參展作品簡介






許哲瑜

















許哲瑜
Hsu Che-Yu

個展
2012 《無姓之人》,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2 《模特兒》,SAT科技藝術中心,蒙特婁,加拿大
2012 《事件拓樸》,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2011 《無姓之人》,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0 《尋覓那光暈痕跡》,視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2010 《大事件景觀》,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10 《Breaking News》,台灣新藝當代藝術空間,台南,台灣

聯展
2012 《綠盒子:重繪形貌—媒體現實的空間》,天鴻美和院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杭州,台灣
2012 《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2 《瀕死之眼》,斯拉德明,奧地利
2012 《SOHO IN OTTAKRING 雙年藝術節》,維也納,奧地利
2012 《曖昧的存在》,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Kav16 gallery,台拉維夫,以色列
tamtamART,柏林,德國
2012 《桃園國際動漫大展》,桃園展演中心,桃園,台灣
2011 《有感》,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1 《ARTchSO Video Festival錄像藝術節》,雷恩,法國
2011 《藝術家博覽會》,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台灣
2011 《光巷生活藝術改造計畫》,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台北,台灣


Solo Exhibition
2012 “Shanghai Biennale: Zhongshan Park Project”,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Shanghai , China
2012 “Shanghai Biennale: Zhongshan Park Project”, Zhangzhou, China
2012 “Shanghai Biennale: Zhongshan Park Project”, Taipei, Taiwan

2012 “The Nameless Man”,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 Taiwan
2012 “Models”, Society for Arts and Technology, Montreal, Canada
2012 “Event Topology” , VT ARTSALON, Taipei, Taiwan
2011 “The Nameless Man”,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2010 “Search for Halo”,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Taipei, Taiwan
2010 “Breaking News”, SLY art space, Taipei, Taiwan
2010 “Breaking News”, Taiwan new arts, Tainan, Taiwan

Group Exhibition
2012 “GREENBOX: REMAPPING - THE SPACE OF MEDIA REALITY”, Hangzhou, China
2012 “Taiwan Biennial”, National Taiwan Museum, Taichung, Taiwan
2012 “Dying Eyes”, Schmiede, Austria
2012 “SOHO IN OTTAKRING Biannual Art Festival”, Vienna, Austria
2012 “Ambiguous Being”, tamtamART, Berlin, Germany
                      Kav16 gallery, Tel Aviv, Israel
                      Hong-Gah Musem, Taipei, Taiwan
2012 “Taoyuan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Expo”, Taoyuan, Taiwan
2011 “ARTchSO Video Festival”, Rennes, France
2011 “Artist fain” ,Bo-Pi Liao old Street, Taipei, Taiwan
2011 “FLU-FATIGUE video screening”,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2011 “Hidden Story”,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Taipei, Taiwan


參展作品簡介






孫懿柔
















孫懿柔

1988年生
畢業於台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個展 
2011 《孫懿柔「美術館是平的」裝置影像文件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聯展 
2012「中山公園計劃:回訪」,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劃」,中國上海
2012「城市記憶」,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劃」,中國漳州
2012「風景。流變」,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劃」,台北淡水
2012「廢墟X都市X怪談」,台灣國際藝術村,台北
2012 「行為藝術文件紀錄展」,首爾文來藝術空間、江華島藝術中心,韓國
2012 「複眼:台北圖宰場」,鳳甲美術館,台北 
2010 「雙城跨域:河流、城市與當代藝術之學術地理學的對話」,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高雄搗蛋藝術基地

作品發表
2012 《往返歷史的蟲洞:無名者》,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劃」,中國上海、漳州;台灣淡水
2012 《諸法皆空》,台北,藝百廈
2012 《無法辨識》,韓國PAN ASIA 5國際行為藝術節,首爾藝術空間,韓國
2012 《同在,凝視之間》,2012西安國際行為藝術節,西安,中國
2012 《Swastika Eyes 卍眼睛》,台北鳳甲美術館、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2012 《Truly False Arts Museum - 正治》,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
2011 《擺渡》,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北投逐風農場),TIPAF III 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
2011 《在不在場證明》,台北牯嶺街小劇場,TIPAF III 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
2011 《美術館是平的》計畫,共五件作品,連續五週週末,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
2011 《信仰/路徑》,香港旺角,「紀念1911-2011 展覽、錄像放映及行為藝術」
2011 《拙引 Drawing》,桃園縣埔心,葉偉立日新街工作室
2010 《淡水旅行社I─導遊帶路》、《淡水旅行社II─自助行》,台北淡水
2009 《停車格》,台北八里
2009 《賽馬路》,台北北投
2008 《疏離》,台北捷運

出版 
2011 《「美術館是平的」事件圖文集》,台灣





SUN, YI-JOU

Born in 1988, Taiwan


Solo Exhibition
2011 
Zoe Sun " TFAM: Taipei Flat Arts Museum" Exhibition of Installation, Video, Photo and Documenta ,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Group Exhibition
2012 “Zhongshan Park Project of 9th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Zhangzhou, Taiwan
2012“RUINS x CITY x LEGEND”, Taipei Artist Village, Taipei, Taiwan
2012 “Performance Art Archive Exhibition”, Ganghwa Arts Center, Korea
2012 “Compound Eyes ─ Killing Image Lots in Taipei”, Hong-gah Museum,  Taipei, Taiwan
2010“Twin City Cross-border – The Academic Geographic Conversation of River, City and Contemporary Arts”,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and Kaohsiung Monkey Wrenching Art Center

Art Works 
2012 “The Wormhole in Round Trip History : Anonymous Folks”, Zhongshan Park   Project of 9th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Zhangzhou, China, and Taipei, Taiwan
2012 “All the Laws Are Emptiness”, Taipei, Taiwan
2012 “Distinguish Failure”, 2012 Performance Art Network ASIA, Seoul Art Space_
Mullae, Korea
2012 “In Between Synchronized Gaze”, 2012 Xi’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Xi’an, China
2012 “Swastika Eyes 卍眼睛”, Taipei, Hong-gah Museum, Taiwan
2012“TFAM:Truly False Arts Museum”, Lobby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Taiwan
2011 “Ferry”, Taiw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III, Taipei, Taiwan 
2011 “The Evidence of On/Off-Site”, Taiw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III, Gulin Street Avant-Garde Theatre, Taipei, Taiwan
2011  “TFAM:Taipei Flat Arts Museum” Project (5 pieces in 5 weekends), Plaza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Taiwan
2011 “Faith / Path”, 1911-2011 Commemoration of Video Art and Performance Art,
      Mong Kok , Hong Kong
2011 “Drawing” , New Day Street Studio, Taoyuan County, Taiwan 
2010 “Tanshui Tourist Agency I─ Guided Tours”, “Tanshui Tourist Agency II─ Backpacking”, Taipei, Taiwan
2009 “Parking Square”, Taipei County, Taiwan
2009 “Racing Street”, Taipei, Taiwan 
2008 “Separation”, MRT, Taipei, Taiwan  

Publication
2011  The Album and Text of “TFAM: Taipei Flat Arts Museum”

劉畑

















1984年生於中國福建,策劃多次藝術活動並參與眾多聯展,曾受邀參與澳門第三屆《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倫敦《夜間閱讀》及首爾《DNA亞洲設計年展》等,現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攻讀博士。 

2001-2005,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5-2008年,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进修

2008-2011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进修
2008-2012,杭州贝瑞视听器材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2012,任杭州深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策划活动
2012 8090•青年志业》浙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暨当代青年艺术生活调研,宁波美术馆
2012 《梦露——时尚的万能和反面》,钱江BLOCK艺术中心
2009     《涉世说新语》杭州年轻艺术家调查展,尚青空间,杭州
2006     第二届宋庄艺术节:《新民间运动——公共生活的重建》,U库,北京

参加展览
2012 第三届《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
2012 《夜间阅读》,金色广场空间,伦敦
2011 《杭州国际实验影像艺术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11 《海报展》,桃浦大楼,上海
2011 《事物链》,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杭州
2011 《孤独时刻》,人可艺术中心,杭州
2011 《我们是无关委员会》,一代空间,北京
2011 《自由潜行》,快门空间,杭州
2009 《图像·载体》媒体艺术实验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
2009 《阳谋》,一代空间,北京
2007 长征计划《为什么去那里?——关于西藏题材的绘画调查》,长征空间,北京
2006 DNA亚洲设计年展  (www.dnau.net),安养艺术公园,首尔
2006 《迷宫——梦工厂》,明园艺术中心,上海


Liu Tian
1984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P.R.CHINA. Current Lives and works in Hangzhou.

Education: 
2001-2005      Dept. of Mathematics, BI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Sc.
2005-2008      Total Art Studio, Mixed Medial Art Department, China Academy of Art
2008-2011      Visual Culture Research Centre, China Academy of Art

JiandYin


















jiandyin (Jiradej & Pornpilai Meemalai)



Jiandyin are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artists. Their work focus on how to create space and form to constru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in relation to social context. In 2010, they initiated the Dialogue: Seeing and Being, an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that invite passersby to participate by drawing front/back portraits in public spaces. In 2012, the project continued with a sub-project entitled “We are Going to Taipei” that operated the art process in Taipei and visited some participants’ homes.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ed by the conceptual art process has conveyed participants, audiences, etc. to perceive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ome across a transition of social, cultural and personal space, the overlapping condition when living together. They received a fellowship grant from the Asian Cultural Council, N.Y. and were artists in residence at 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o and Curatorial Program, USA, 2010,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Taipei, 2012, Civitella Ranieri residency, Italy, 2013. They found “NongpoKiDdee”, a non-profit community group in Ratchaburi, Thailand, their home-town, to organize art related activities.

Jiandyin 為泰國跨領域藝術雙人團隊。他們的作品著重於如何創造空間和形態去建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2010年,他們策劃了「看見與存在」互動式表演,他們到不同的公共空間,邀請路人參與他們畫肖像的前後。2012 年,他們繼續該項計畫,並命名為「我們前往台北」,在計劃過程中他們走訪了一些參與者的家。這觀念藝術過程所發展出的關係,引領著觀眾去體驗、感受: 共同生活狀態下,社會、文化、個人空間之間的過渡,兩相重疊並置下的美學經驗。Jiandyin 曾獲得紐約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2010年為美國赫德蘭藝術村(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及 International Studio, Curatorial Program(ISCP) 的駐村藝術家, 2012年為台灣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2012年為義大利 Civitella Ranieri 的駐村藝術家。目前JIANDYIN於家鄉泰國 Ratchaburi 的非營利組織「 NongpoKiDdee」,延續著此項計劃。


website: www.jiandyin.com 



參展作品簡介





楊智富


















楊智富 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

1960年生於台東









學歷

1985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





重要職務

1987-1989 任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美術科

1989-1990 任職《藝術貴族》雜誌企劃編輯、企劃主編

1991-1993 任職《雄獅美術》月刊執行編輯

1993-2000 任職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研發組組長、公共事務組組長

1999-2000 執行《藝術99專輯》主編工作

2000-2001 任職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秘書長

2001-2002 任職淡水文化基金會藝術總監

2002-2004 擔任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常務理事

2004-2006 擔任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2006-2012 擔任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監事

2009-2012 擔任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監事

2011 「2011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觀察評論員

     「新北市․心體驗─幸福河口」顧問∕評審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官網《藝術書寫》主編





參與之藝術團體/學、畫會

1982 加入笨鳥藝術群

1985 華岡現代畫學會

1987 加入台北畫派

2000 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

2009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個展

1993 「關於廁所磁磚──楊智富首次個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2009 「關於庭園計畫──楊智富個展」,印象當代館,台北

2010  「語言的辯證與想像──楊智富校園行腳」,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新竹





聯展╱主題策展

1985 「劇烈再造」聯展,南畫廊,台北

「解凍吧‧拜託!拜託!」聯展,社教館,台北

1990 「釜山國際雙年展」,釜山現代美術館,韓國

1991 「台北畫派」聯展,木石緣,台北

「戰國新誌」聯展,新生態藝術環境,台南

1994 「台北──香港」聯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三行畫廊,香港

2007 「印象當代開幕展」,印象當代館,台北

2008 「抽象與材質的對話」,印象當代館,台北 策展人胡永芬

2009 「十牛圖特展」,法鼓山世界彿教教育園區,台北金山 策展人華湘琦

2010 「幸福基因──2010澳底大地藝術節」,貢寮,台北縣

2012 「藝術家園計畫:這群人──海岸線藝術網絡成立首展」,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策展人楊智富

2012 「2012上海國際雙年展」特別企畫展「中山公園計畫」,中國上海

    總策展人邱志杰、台灣策展人羅秀芝





參與學校藝術教學計畫

2005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術駐校計畫」講師

2006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術駐校計畫」講師

2003-06 淡水國小申請國藝會「藝教於樂計畫」顧問

2007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術駐校計畫」講師∕淡水國小

竹圍工作室申請國藝會「藝教於樂計畫」企劃團隊及講師∕中泰國小

2007 「海與河的邂逅──淡水藝術街坊巷弄裝置藝術展」策展及講師

             ∕淡江中學美術班

2010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公共藝術實務施作計畫」

2011   新竹竹蓮國小「藝術深耕計畫」藝術講師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新北市校園公共藝術教育推廣計畫」藝術講師

     ∕五股德音國小

2012  客委會苗栗客家文化園區開幕展∕銅鑼國小、文林國中藝術駐校計畫

    國藝會年度策展專案「樹梅坑溪藝術行動計畫」∕竹圍國小藝術策展與 

    講師





參與公共藝術活動

2002 「第一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得標團隊策展人

2002-05 文建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講師

2003 交通部民航局新建航站公共藝術規劃案得標團隊


台北捷運土城站公共藝術設置案得標團隊


家畜衛生試驗所公共藝術設置案得標團隊


農業改良所公共藝術設置案得標團隊


五峰國中、侯峒國小、淡水國小、淡水衛生所、淡水商工公共藝術設置執行小組、評審委員

2006 「第三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得標團隊策展人

2007 「國防大學」公共藝術委外規劃案得標團對策劃人

2012   「苗栗竹南科學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邀請比件得標團隊藝術家

「國立清華大學清齋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得標藝術家、策展 

     人





參與策展作業

1998 「老樹新枝──藝術家另類風格展」,市長官邸藝文中心,台北


1999-2000 「局部灌漿──冷熱交替的文化成型作用」(巡迴展),高雄山美術館、靜宜大學藝術中心、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成功大學藝術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2000 「絕地逢生──20號倉庫開幕首展」,台中鐵道20號倉庫,台中       

 「中途站──2000華山雙年展台中主題館」,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2 「2002台北公共藝術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暨活動」,大湖公園/內湖污水處理廠,台北

「埔頂藝術計畫」(協同策展)
「馬公、台南、恆春、台東機場公共藝術設置執行計畫」

2004 「飆焊‧跨界」──2004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高雄

2005 「掠艷──淡水女性歷史影像主題展」,典藏淡水藝術館,台北

   「淡水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觀摩展」,典藏淡水藝術館,台北

2006 「夢中燈火──台北燈節藝術燈區」,中正紀念堂,台北


2006 「台北市第三屆公共藝術節:逆象行史──台北都市文明的實踐與反思」,台北

2006 「超連結」,20號倉庫,台中

2010 「幸福基因──2010澳底大地藝術節」,貢寮,台北縣

2011 「無聲之聲──2011金門和平藝術季─鋼雕藝術節」,金門文化局,金門

2011 「樂活展味──100年度淡水文化生活圈博物館家族聯展」,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

2012 「藝術家園計畫:這群人──海岸線藝術網絡成立首展」,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








































686@有河BOOK


686,本名詹正德,淡水有河book書店主人。重度影癡,廣告做太久,不爽,遂跑來淡水賣書。
















『《有河book》書店座落於淡水河岸,捷運站與渡船頭之間。店員1號686,店員2號隱匿。店內書籍以新書為主,分類有文學、電影、生態、旅遊...等等。附設咖啡吧和不定期的電影播放、新書發表會。簡體書X6,港版書X5,河友9折,河親75折。收購與店內陳列同性質的二手書1折,使用座位低消120元,可無線上網。禁帶寵物與外食。營業時間:12:00~22:00,週一公休。』



圖片與資料來源/有河BOOK網站:http://blog.roodo.com/book686


686個人網站:http://book686.pixnet.net/blog


玻璃詩簡介:【已絕版】《沒有時間足夠遠──有河book玻璃詩2006~2009》


參展作品簡介





黃瑞茂














黃瑞茂

現職:淡江大學建築副教授兼系主任(2012--)

簡歷:生於1962年台灣彰化。1986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建築系,1991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2000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2008-2012年擔任「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關注台灣社會轉變過程中,種種的都市議題,包括社區設計、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等等。












施云

















施云(Sophie Seeing),文字與影像工作者,畢業於世新學院平面傳播系攝影組,曾於平面媒體專兼任攝影、採訪、編輯,目前有四部紀錄片、七本著作、多次影像創作展。作品請搜尋「seeingimage」,影像行囊。



紀錄片
2012 「八里浮生錄」編導、攝影、剪接(2012台北228人權紀念館、2012新竹影像博物館邀片)
2010 「好攝之徒」編導、攝影、剪接(已發行,攝影博物館籌備處放映)
2010 「決戰澎湖灣」編導、攝影、剪接(已發行,選入康熹高中教科書)
2009 「靜默沙洲」編導、攝影、剪接(已發行,2011 CNEX影展邀片、2012新竹影像博物館邀片)

【著作】
2009 《出磺坑老油人的故事》苗栗縣文史書(2010國家出版獎、2010苗栗之書)
2008 《海洋、音樂、夢》台北縣文化旅遊書
2008 《竹田寶地~頓物庄黃金歲月》客委會文史書
2007 《雲南初探~走向滇西北》旅行電子書
2005 《台北湖邊的聚落~陳賴章開墾台北的故事》青少年文史圖文書
2003 《陽光下的海島~澎湖記行》類筆記影像書
2002 《出走歐陸~留學與流浪日記》旅行圖文書

【展覽】
2013 「新市鎮,後現代場域」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特別展中山公園計劃淡水站「風景。流變」
2010 「鬥陣」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處聯展
2009-2010 「開機」澎湖藝術不結盟陣線聯展
2009 「那些人,那些事~走向滇西北」攝影個展
2003 「陽光下的海島」攝影個展
2000、2001 「澎湖藝術不結盟陣線」多媒材創作聯展
1997 「台灣攝影年鑑綜覽」攝影聯展


Sophie Seeing is a freelance filmmaker, photographer and writer. Her works are exhibited on her personal blog at http://seeingimage.blogspot.tw/ , or please search "seeingimage".

You can contact with her at seeingimage@gmail.com

She has made four documentary films, written seven books and held some exhibitions. Her documentary films include A Life in Bali, Taiwan (2012), We Love Photography (2010), Battle at Penghu Bay (2010) and Silent Shoal (2009).


參展作品簡介






楊暉

















楊暉:獨立影像工作者

1990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美術系,多年來,致力以視覺文獻的方式再現與留存閩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關注並記錄閩南城市的變遷與發展。

主要工作簡歷及作品—
影視作品:2004年,二十集歷史文化專題片《風流古韻話漳州》總編導;2005年,十集歷史文化專題片《百年鼓浪》總編導;2006年,漳州電視臺百集系列文化專題片《漳州故事》總編導;2007年,二十集歷史文化專題片《歷史漳州》總編導;2008年~2009年,漳州電視臺大型電視欄目《閩南風》製片人兼執行策劃;2009年,六集電視紀錄片《漳州商人》總編導;2010年,六集系列電視散文《錦繡漳州》製片人兼總編導。

畫冊出版:2005年,《漳州故事之老街印象》 (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参與畫冊出版:2010年,《海峽兩岸及東南亞國家開漳聖王宮廟集》;2012年,《海峽兩岸開漳聖王楹聯集》(廈門大學出版社)。

參與展出:2011年,第二屆M.T.SALON影視論壇;2012年上海雙年展特別專案「中山公園計畫」;2013年花東海岸當代藝術展「飄流·站立」


參展作品簡介